2024-11-27
2024-12-30
2025-01-14
2025-05-26
2025-03-12
中学报账员挪用公款660万,200余万涉学生经费,6名监管者被追责
8月29日,重庆市纪委监委对外披露梁平区袁驿中学报账员唐龙裕挪用公款一案详情。这名从业18年的“资深”报账员,在2013年12月至2021年9月间,先后20次挪用学校公款共计660余万元,其中200余万元涉及学生生活补助、学费等专项经费,目前唐龙裕已被开除公职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6名因监管不力的相关责任人也被追责问责。
案件的线索源于一次偶然核查。2025年2月,梁平区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在办理其他问题线索时,发现袁驿中学对公账户存在一笔向私人账户转账35万元的异常记录。考虑到该账户可能涉及学生经费,区纪委监委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核查组,对这笔转账及学校财务情况展开全面调查核实。
核查组首先比对了学校公款转出账户的基本信息,很快锁定资金流向——收款的私人账户户主正是袁驿中学报账员唐龙裕。为查清资金往来全貌,核查人员进一步调取了唐龙裕的个人银行账户流水,以及学校同期的财务凭证、收支记录,对海量数据进行逐一筛查、梳理与交叉分析。经过多轮核查,一个跨度近8年的挪用公款链条逐渐清晰:2013年12月至2021年9月期间,唐龙裕利用职务便利,先后20次通过转账、转存等方式,将学校对公账户资金、代收费用等公款转移至个人名下账户,累计金额达660余万元。
“作为报账员,为何要将公款转入私人账户?转账后这些钱又用在了哪里?”面对办案人员的追问,以及银行流水、财务凭证等无法抵赖的书证资料,唐龙裕终于卸下心理防线,如实供述了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他坦言,自己最初抱着“临时借用、事后归还”的侥幸心理,认为“只要最后把钱还上,中途先用公款买理财赚点利息,不会被发现”。据其交代,挪用的660余万元中,大部分被他投入股市和购买理财产品,试图通过金融投资获取额外收益。
然而,唐龙裕的“小动作”并非毫无影响。核查发现,他挪用的公款中,有200余万元属于学生专项经费,包括学生生活补助备用金、寄宿生生活补助金,以及学生缴纳的学费、书本费等。这些资金的挪用,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补助资金发放延迟,给学生正常生活与学习带来不便,同时也对学校经费安全造成较大风险。所幸在案发前,唐龙裕已通过变卖理财产品、股票等方式,将挪用的660余万元全部归还,未造成公款实际损失。
依据调查结果,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处置程序。2025年4月,唐龙裕因严重违反廉洁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犯罪,被依法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的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将由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外,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监管漏洞,梁平区纪委监委还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追责问责:时任袁驿中学校长、分管财务的副校长、总务处主任,以及梁平区教委教育经费结算中心负责经费监管的工作人员等6人,因在日常管理、经费审核中存在监管不力、失职失责问题,分别受到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
此次案件披露后,梁平区教育系统迅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各学校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学习案例、自查自纠,重点排查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公款使用监管等环节的漏洞,完善经费审批、账户管理等流程,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重庆市纪委监委也通过此案提醒,各单位要加强对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健全内控制度,堵住监管漏洞,切实维护公共资金安全,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来源:北京日报